2011-09-26

城市的地方色彩──讀郭芃君的「台南」

【2011-09-26 /中國時報/ 賴依欣】


     台灣鮮少有整體計劃性的公共空間,不容易看到歐洲那種氣勢磅礡、連綿不絕、風格一致的街道。台灣的自用住宅,幾乎都是當地居民的即興創作,不只在建材和形式上十分凸顯了居住者的個性,也能夠從這缺乏秩序的雜亂中看出台灣社會對於公共空間的管控寬鬆,以至於讓居民對於鄰近住家的公共空間往往有著創意的私人化利用方式。但,奇妙的是,儘管風格迥異、甚至彼此互相衝突的建築比鄰而居,但仍可在其中讀到一種奇妙的和諧與整體性,這就是閱讀台灣城市的最大趣味。

     藝術家郭芃君在幾年前移居台南之後,時常漫遊在街道巷弄之間,並畫下所見所感,她將藝術觸角伸及地方的角落,發現台灣城市中的建築有一種彼此衝突卻相安無事的奇妙風格,在深入觀看城市建築意象的過程中她發現一個關鍵性的元素,那就是建築外觀與居民生活經驗所共同堆砌出來的顏色表現。

     她發現在地的生活空間裡有極為特殊的色彩組合,如綠色的紗窗配上黃色的門板和白色的紗門,而門旁的馬賽克瓷磚則是土黃色。大膽的配色對芃君來說充滿魅力,她一頭栽入分析與解構它們獨特的用色思維,再將這些顏色帶回畫布上,以極簡的幾何結構表現出一系列廿餘件的《色票》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但看到台灣在地色彩的特有組合,更看到在地居民生活經驗的積累。從建築主體的色系,到瓷磚的排列組合、甚而是陽台花盆與窗框的用色,透過分析在地居民生活用色的過程,她企圖理解地方文化與色彩美學之間的關連性,也重新思索地方特色的文化意含。

     去年開始,郭芃君對地方的詮釋,不僅僅止於形式和色彩的組合,她開始在畫作中融入自己的想像與生活體驗,從她的自我觀點建構城市的特殊意象。在《生活空間的色彩旅程》中,她仍然以色彩和建築為主體,描繪居民生活中處處可見的招牌、雨棚、各類盆栽,但她刻意凸顯台灣建築的特有元素,以及曾經受到西方建築思潮影響而融合當地特色的建築結構。為了使畫面更貼近她在街道上行走與觀看的角度,她以橫式的長形畫布,重新詮釋了街道建築的排列組合,加入更多自我的空間想像。

     這些充滿色彩詮釋性的作品,讓人憶起膠彩畫大師郭雪湖於1930年代所繪的「南街殷鎮」(迪化街城隍廟口)。南街是郭雪胡自幼便熟悉的街道,兒時的他在那玩樂,看大人們舉辦流水席和野台戲,街道上各類的窗牆、門面的裝飾、以及變化多端的宣傳看板,他都看得目不暇給。當郭雪胡描繪南街的街景樣貌時,他以縱直方向拉長了街景,將實際是兩層樓的住屋挑高為三層樓,強調都市狹縫裡的擁擠熱鬧空間;而畫中綿延叢生的各式商家招牌,以及畫面下方的旗幟與擁擠人群,不僅呈現出當時台灣祭典時的熱鬧氣氛,也顯現地方人民的消費與文化活力。

     跟郭雪湖一樣,郭芃君的畫作也通過想像力來表現她對生活空間的記憶與感受,並以地方色彩為觀點出發,將生活中的建築空間──那些屬於六、七○年代融合中西形式的台灣建築,在畫作中轉化為各類的建築元素和特色。在郭芃君的眼裡,台南的地方魅力有很大的一部份是來自於這個城市裡新舊交雜的建築樣貌,它們看似姿態各異卻又協調且相互對話。這些具有台灣特色與美感的建築,在她的畫筆下以色彩繽紛的樣貌呈現,加上對建築細節的描繪和詮釋,她的畫作喚起觀者重新發現那些平日或許因為過於熟悉而忽略的建築與人文之美。

     這些芃君畫筆下所勾勒的街道意象常給人一種似曾相似卻又無法憶起的特殊感受,就如她兒時的記憶,她所描繪的台南化為一幅幅扁平又片段的景象,是生活空間裡的某個角落卻又融合自我生命的體驗。如同前輩畫家郭雪湖在「南街殷鎮」中,因自身的經驗與兒時的記憶,而刻意在畫作中強化了街道喧嘩與聳立洋樓;郭芃君將記憶中的兒時的家,與生活環境裡所見的那些建築與矮樓,轉化為畫布上一棟棟充滿色彩與建築符號,高矮錯置又緊密相連,詮釋出畫家筆下那些帶有濃厚台灣味的樓房。

     郭芃君「讀:台南」個展,8月6日至11月5日,在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69號3樓,小說咖啡聚場三樓藝文空間展出。週四到週日14:00-20:00,週一至週二採預約制,週三休館。(本展覽採售票制)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1/112011092600378.html 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