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巴奈小說開唱! (已額滿)

                               "一個台灣最有重量的聲音……
                              深沉而內省,透視了現實生活中的虛偽,
                              犀利的歌詞與悲傷的旋律讓聽者的傷痕記憶被召喚出來……。
                              巴奈……“panai”……在阿美族語中代表「稻穗」。"


                                     巴奈的朋友形容她是很簡單的人。
                                     她以簡單的方式唱歌,卻總能帶給聽者飽滿的感動。
                                     如果我們也有如此單純、簡約的生活態度,
                                     我們所能生發的不一定就少。

                                     10月29日,來小說聽巴奈用歌聲說故事,
                                     渲染夜色、思緒,以及滿溢在心裡、
                                     到眼眶的什麼......。


                                    時間:2011/10/29 (六) 19:30
                                    活動&購票地點:小說 咖啡聚場
                                    票價:300元 (預購制,附飲品) 

即日起開放預購,名額有限,請及早行動以免向隅。
為維持當晚活動品質,12歲以下兒童不宜入場。



2011-09-26

城市的地方色彩──讀郭芃君的「台南」

【2011-09-26 /中國時報/ 賴依欣】


     台灣鮮少有整體計劃性的公共空間,不容易看到歐洲那種氣勢磅礡、連綿不絕、風格一致的街道。台灣的自用住宅,幾乎都是當地居民的即興創作,不只在建材和形式上十分凸顯了居住者的個性,也能夠從這缺乏秩序的雜亂中看出台灣社會對於公共空間的管控寬鬆,以至於讓居民對於鄰近住家的公共空間往往有著創意的私人化利用方式。但,奇妙的是,儘管風格迥異、甚至彼此互相衝突的建築比鄰而居,但仍可在其中讀到一種奇妙的和諧與整體性,這就是閱讀台灣城市的最大趣味。

     藝術家郭芃君在幾年前移居台南之後,時常漫遊在街道巷弄之間,並畫下所見所感,她將藝術觸角伸及地方的角落,發現台灣城市中的建築有一種彼此衝突卻相安無事的奇妙風格,在深入觀看城市建築意象的過程中她發現一個關鍵性的元素,那就是建築外觀與居民生活經驗所共同堆砌出來的顏色表現。

     她發現在地的生活空間裡有極為特殊的色彩組合,如綠色的紗窗配上黃色的門板和白色的紗門,而門旁的馬賽克瓷磚則是土黃色。大膽的配色對芃君來說充滿魅力,她一頭栽入分析與解構它們獨特的用色思維,再將這些顏色帶回畫布上,以極簡的幾何結構表現出一系列廿餘件的《色票》作品。從這些作品中,我們不但看到台灣在地色彩的特有組合,更看到在地居民生活經驗的積累。從建築主體的色系,到瓷磚的排列組合、甚而是陽台花盆與窗框的用色,透過分析在地居民生活用色的過程,她企圖理解地方文化與色彩美學之間的關連性,也重新思索地方特色的文化意含。

2011-09-23

做一個漫遊者:品味台南

【2011/09/22 聯合報╱郭芃君/文】                                                                          
──全球化下的自我再次想像


兩年前左右,我開啟了一系列對「地方」探尋的創作,這計畫緣起於我在國際社群裡所面臨的困窘。由於高中畢業赴英求學之前,我的生活圈幾乎不出台北的私立學校。在那個社群裡,我們追求與接觸的是一種帶有國際觀的菁英品味,這樣的國際觀幾乎等同於歐美文化。然而社群轉換到一個藝術的國際團體裡後,從小追逐的「西洋味」,深度自然是比不上土生土長的歐洲同學。那一刻突然發覺,我的品味是他們粗糙的複製品,而他們想從我身上看到的亞洲,我卻沒有認真理解過。

郭芃君作品〈拼貼城市〉。
郭芃君/圖
於是,我開始思考,究竟是什麼成就了我?而什麼是含有我的美學品味?
2008年末,我選擇了台南作為我體驗與研讀的起點。這裡不是我的故鄉,但卻有類似於台北景美(我童年的居住地)的街道巷弄,濃厚的人文歷史、緩慢隨興且細緻的生活感又近似於歐洲的靈魂。於是台南很快的成為我眼中想去理解與學習的地方。
這個探尋的計畫不是理性的文史工作,從訪問或史料裡去研究這裡的文化學問,而是利用感官來咀嚼這個城市美學。品味如同凝視,是一種透過慢速的思索對身體接收到的感覺釐清,而品味的過程則充滿個人的主觀與想像,也帶著個人生命經驗的連結。
這個計畫的進行採取一種漫遊的方式,透過身體在城市的慢速移動,重新凝視生活空間裡的每個細節, 並記錄觀看後所得到一種「奇」的結果,同時思考解析這些細節背後代表的意義,以及重新被使用的可能。